OEM(贴牌酒)是否被过度妖魔化?

2022-09-29 15:15

近期OEM(贴牌酒)的话题在行业内被“吵”的火热,但最终也只是圈内的精彩,圈外无人知。原因很简单,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OEM,对于消费者来说无异于“MLF”、“EXW”、“TBA”……只是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。到底什么是OEM,似乎没有人说清道明。不妨我们把OEM(贴牌酒)的全部面貌展现给消费者,是好是孬,最终决定让消费者们说了算。

所谓的”OEM”,并不是葡萄酒的专有的名词。百度百科对其解释是:“OEM生产,也称为定点生产,俗称代工(生产),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,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,控制销售渠道。”像小米手机、Nike服装大多也属于OEM的范畴。


而针对葡萄酒,通俗来讲:酒商向酒庄、酒厂收购散装葡萄酒,并以自己的品牌、商标进行出售。

当然,OEM酒的定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,还有许多的灰色地带。本文在对OEM酒有更加严格的定义:酒标不出现具体酒庄的名称,将酒庄特别定制葡萄酒排除在外。

有人认为:“OEM说白了就是品质很差的、工业化生产的酒。供应商以超低价购入,贴上自己的酒标来卖。不论是酒的名字,还是酒标设计,全是下三滥的营销套路。”

问题来了:这个观点对么?

对,也不对……的确,目前的中国市场大量存在着这种低质量的OEM酒,这种葡萄酒笔者是坚决抵制、鄙视、唾弃、辱骂、嫌弃、讨厌、厌恶……但这是OEM酒的全部么?如果是的话,OEM贴牌酒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舶来品,如果全是垃圾酒款的话,其在国外存在这么久的意义就为了迫害我泱泱中华?不明觉厉!

明显OEM的意义不限于此,取消全部的OEM葡萄酒对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发展真的是一种好事么?那我们先得看看除了这种劣质酒以外还有什么OEM酒值得我们去喝、去尊重:

某些专业酒商拥有强大且专业的选团队,在全世界选择他们认为的优秀酒款,冠以自己酒商的名字然后出售给消费者。这里以英国最古老&最知名的酒商BBR(全称为Berry Bros & Rudd)为最知名的代表。成立于1698年的BBR,1903年成为英国皇家认证酒商,目前旗下拥有6位葡萄酒大师(Master of Wine)。除丰富的名庄之外,旗下以Berry Bros & Rudd的自有品牌酒类是其重要产品,涵盖葡萄酒(包含:香槟、波特酒)、威士忌、干邑。其葡萄酒产品的酒标上,只有BBR的品牌名称和相应产区、年份等简单的信息。但如果有人敢声称其葡萄酒品质劣质,小心“王牌特工”会出现在你的身后(《王牌特工:黄金圈》 曾在BBR取景)。在2017年IWC将BBR自有品牌葡萄酒系列,评为年度最佳自有品牌葡萄酒。